【袁济喜】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
作者:访客日期:2016-09-11浏览:1048分类:名师讲座
【袁济喜】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学批评
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在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袁济喜
中国人民大学
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著有《六朝美学》、《中国古代文论精神》、《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等,主撰《六朝清音》。
先秦是中国文化的发端
先秦文化是一种早熟的文化:诗骚传统
孔子的文论特点:仁学和礼乐结合起来,以教育学生,其文学批改也是从教育出发的。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别重视礼乐教育)
忧道意识和人格精神——他具体的文学思想和中庸的文学批评标准都是从忧道意识和人格精神来展开的。
一,忧道意识与人格精神
孔子——宋、鲁(周文化保存好)
忧道(社会政治+),指殷周以来的礼乐文化系统的忧患,传统的政治制度和礼乐系统,宗法的世卿世禄制度随着士阶层的兴起而变得岌岌可危。当时对礼乐的态度:改造重建(儒)or全盘否定(法)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自强——孝悌——修齐治平——道不远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文学批评与人格修养的关系。孔子的文学批评与其道德人格建设的关系:直接把人格精神、审美修养、文学批评相贯通。——知、好、乐
怎样才能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呢?孔子认为除了社会实践以外,教育是重要的手段:《论语~泰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清代刘宝楠《论语正义》引孔安国语“乐所以成性,成性亦修身也”。道德的最高层次是自由与道德,“至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
孔子最高人生理想境界:子路、曾晳、冉有、公路华侍坐,“咏而归”“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审美境界。
二、论“兴观群怨”与提倡中和之美
《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陶冶性情、教育、认识的作用——立身行事、为社会服务——说明孔子的艺术观与其礼乐教化观。
兴——感发志意(朱熹,南宋)
兴:引比连类(孔安国,西汉)
个体的情感的活动,产生审美的联想,举一反三达到欣赏艺术品。
下载地址
- 上一篇:【刘·玛利娅】俄语初级
- 下一篇:【陈文新】明清小说名著导读
猜你还喜欢
- 10-06 【庞中华】庞中华硬笔书法教程
- 10-06 【王新陆】解读中医
- 10-27 【田英章】毛笔书法专业教程_欧体楷书学习ch3b
- 09-10 【幼儿童话】安徒生童话全集mp3版【19CD】ch3b
- 11-01 【运营入门到精通课程】手把手教你做运营
- 10-30 杜云生-《销售=收入》销售致富圣经全集
- 10-30 【姚工】分型分析之V型反转
- 10-30 【读书】好奇心
- 10-30 【地理学习】高中地理
- 10-30 【江宏】追踪主力动向,测量主力筹码
- 10-30 【无门问禅】稳定盈利 趋势通道平台战法
- 10-28 【探索孔子的哲理】经营幸福快乐人生
取消回复欢迎 你 发表评论:
- 会员中心
- 资源搜索
- 网站分类
暂无评论,来添加一个吧。